全球湿地保护何处去?《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这么说
2022年11月3日上午,全球去湿武汉,湿地说东西湖区柏泉府河湿地里一群候鸟在展翅飞翔,保护呈现一幅自然和谐的何处生态美景,这是约科2022年首批来武汉越冬的候鸟。 (视觉中国/图)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技委雷光春刚刚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另一分会场——瑞士日内瓦返回北京。主席 作为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全球去湿雷光春已在COP14大会上领到二十多项工作,湿地说要在下一届湿地大会举办前完成。保护从这些繁重的何处工作可以看到,国际湿地保护涉及内容的约科庞杂:协调湿地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农业、技委湿地破坏造成经济损失的主席评估等等。 《湿地公约》1971年签订于伊朗拉姆萨尔,全球去湿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各缔约方需承认湿地所具有的巨大生态和经济、文化价值,并采取国内和国际行动保护湿地。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迄今正好30周年。 2022年堪称“中国湿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出台,使中国湿地保护力度又上新台阶。而作为全球湿地保护最高级别的会议,刚刚落下帷幕的COP14在武汉设立主会场,这是对武汉乃至中国湿地保护成就的认可。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明祥参加过多届湿地大会,他认为COP14大会最重要的三个成果分别是发布《武汉宣言》、在深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评选出湿地城市和国际重要湿地。其中前两项成果都与中国的努力密不可分。 《湿地公约》的一大功能是评选“国际重要湿地”,入选湿地能得到当地较大力度的保护。 “目前看来,国际重要湿地们的情况都在逐渐变好,但其他湿地的情况仍然在恶化。这些湿地并非不重要,有的还在主要候鸟迁飞路线上,但因为尚未纳入国际重要湿地而受到忽视,给全球湿地保护带来漏洞。”雷光春说。 湿地保护的整体性对全球候鸟数据采取统一评估标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6种情形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 武汉加大检查力度 保障隔离点食品安全
- 地骨皮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功效研究进展(二)
- 中国、印尼校企共同编制职业教育标准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0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农药残留分析之浓缩(二)
- 擦亮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火眼金睛”
- 广西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超886万人
-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开放预约参观
- 我市举办中高职思政课教学观摩活动_
- 我国研究团队构建以光子为信息载体的新型互连架构
- 福建厦门:多措并举构筑集中医学观察场所食品安全防线
- 始建于明朝 文物普查发现泉州永春岭兜廊桥
- 国际大咖共绘互联网未来图谱——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平行论坛在京举行
- 钙类食品添加剂滴定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农药残留的酶活性抑制与免疫分析技术的免疫分析法(十)
- 发酵小麦胚芽产2,6
- 夹心海苔中微生物超标原因溯源分析
-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技术评审工作分析研究
- 闽江竹岐水源地农业生活风险评估及应急策略(三)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