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养”导盲犬模式上线 你心动了吗?来看看
“云养”导盲犬模式上线 领养人需支付费用 11月进行第一次财务披露 对视障人士来说,云养免费领养一只导盲犬后,导盲动就如同拥有了一双眼睛,犬模为生活带来不少便利。式上而训练基地面临着导盲犬淘汰率高,线心人工成本、云养基地开销大等多种困难。导盲动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广州赛北斗导盲犬服务中心了解到,犬模该中心已经上线导盲犬“云养”模式,式上以此吸引爱心人士进行社会捐赠。线心 首创云养导盲犬模式的云养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工作人员表示,将公开透明向公众披露导盲犬基地的导盲动运行情况,并且邀请云养“捐赠人”一同参与导盲犬基地的犬模监管工作。 “云养”导盲犬上线 饲养者多是式上年轻人 “在几天前刷微博时看到了这样的消息,说是线心可以‘云养’导盲犬,我就动心了。”大学生小刘说,每个月需要支付10元钱,线上领养,群里会不定期发布受训的导盲犬的现状,“我明白这是一种公益活动,其实我是向导盲犬训练基地捐出了自己的一点心意。据说每只导盲犬的投入需要10多万元甚至20万元,而走上岗位的导盲犬都是被盲人免费领养,所以作为年轻人,我们也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公益。” 另一名参与云领养的小戴看过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领养了一只名叫“海伦”的犬。“我看到海伦这个名字,就想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所以我就选了‘海伦’,支付了几十元的云养费用。”小戴说,她已经被工作人员拉入“郑州爱心导盲犬学校家长群”里,“现在群里每天会准时放出导盲犬的训练视频和照片,说明今天训练的内容以及导盲犬的状况,反正挺可爱的。10元一个月,我先云养几个月看看后续。” 基地不定期举行 “家长”见面会 据广州市赛北斗导盲犬服务中心背景资料介绍,国际导盲犬联盟统计发现,每个国家中都有不少于1%的视障人士选择使用导盲犬。截至2016年,我国视力障碍人士已达1700万,即我国至少需要17万只导盲犬,但目前上岗导盲犬不足200只。 导盲犬幼犬在5周大的时候需要接受首次个性评估和独处训练。评估通过后,7至8周便会被安排到寄养家庭开始基础训练。成长至12个月大,基地会再一次进行个性评估和体格评估,然后回到基地开始6至9个月的引导训练。能够多次通过蒙眼行走测试的,便可以寻找合适的视障主人进行配对。在训练过程中,只要出现人与犬只无法继续安全配合的情况,导盲犬将会被提早淘汰或除役。 “云养的人进入家长群(云养者微信群)之后,我们每周都会反馈狗狗的情况,如果一只幼犬中途出了问题,不能毕业,中途被淘汰,我们会及时告知家长。”广州市赛北斗导盲犬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相关规则,“家长”将钱打入基金会之后,他们会向基金会申请拨付,基地的导盲犬幼犬部分是从国外引进,花费较大,只有部分能够毕业,对于没有完成“学业”的淘汰犬,会进行线下领养,由爱心市民领走,“不定期会举行‘家长’见面会,也不是完全线上看照片等。” “云养”导盲犬费用 下月进行第一次财务披露 “云养”导盲犬“领养者”捐赠的费用能否用于导盲犬?对此,该导盲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云养导盲犬项目因为是初步运行,而且不同导盲犬基地有不同经费缺口,所以服务中心初步会根据预算要求导盲犬基地开展工作,落实于导盲犬基地的经费不低于百分之九十。从筹款到第一次资助这些导盲犬基地是三个月一个周期。第一次资助申请在10月份才开始,预计在11月份会进行第一次财务披露工作。(记者 董振杰 实习生 李天翼 统筹/孙慧丽)“云养”导盲犬模式上线 领养人需支付费用
编辑:高方勇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10-23 10:36:25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市场“磁吸力”强劲 外企来华投资热潮涌动
- 新标准实施后,工程项目用新标准还是可以继续用旧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标准化方案出台
- 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发布消费警示
- 浙江绍兴:开展“你点我检”杨梅安全快检活动
- 中国构建“一带一路”铁路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互认机制
- 质检总局督查组在山东督导消费品质量提升工作
- 快讯: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 闪耀巴黎丨夺冠后,他们这样说
- 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 固态调味料是否允许分装?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10项新批准发布的国家计量基准解读
- 京城德比有温度更有热度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否有备案企业?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西北5省(区)签署区域计量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质检总局督查组在山东督导消费品质量提升工作
-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活力
- 质检总局:着力提升物流服务效率 全面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 2015年我国儿童相关产品出口受阻
- 第二届中国质量奖 重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