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不舒服的辦公室就像不舒服的床讓人生病,「開放式」辦公空間如何設計才不影響效率?

最近剛好在規劃團隊新空間,不舒辦公不舒病開辦公不影進而搜尋起要怎麼樣設計「好」的服的服的放式辦公室?本文想藉由回顧經典論文,幫助我們釐清辦公室中影響夥伴反應的室像因素,進而調整而創造自己也喜歡的床讓辦公空間。

每個人在人生當中,人生除了教室與家裡,空間最常待的何設位置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的辦公室。不舒服的響效辦公室就像不舒服的床,待久了會有很多衍生症,不舒辦公不舒病開辦公不影而在團隊要實體工作的服的服的放式前提下,如果有能促進討論的室像氛圍,進而協助彼此增進健康與效率,床讓對我來說會是人生重要的。那怎麼樣才能創造這樣的空間環境?在創造環境時,又有什麼要注意的何設?

先找出辦公室概念,再研究個體反應

背景架構是主要想找出對「辦公室」的不同定義與概念(辦公室的地點、佈置與使用上),進而考慮再怎麼樣的工作狀況下,會怎麼影響個體短期與長期反應。

研究中指出,傳統辦公室和新型辦公室最大的差異點在於:

  1. 辦公室地點,傳統 vs 遠距
  2. 辦公桌規劃,格狀 vs 開放
  3. 辦公室使用,固有 vs 共享
1_IzhI7Dl_5bhaZSiuMCTBQAPhoto Credit:George Chan

而在工作性質上,會分成職業需求和職業資源,前者是工作會需要用到的個體能源,後者是支持個體達成目的的環境;短期反應有生理、心理(壓力、工作認知),長期的則是指效能與健康,細節的定義可以看表。

1_IzhI7Dl_5bhaZSiuMCTBQAPhoto Credit:George Chan

結果部分,開放的辦公場域反而會增加認知負擔並惡化人際關係,可以想像畫面是,工作站比較近的話,思緒容易被打斷,眼角餘光瞄到他人時就會分心,尤其是針對很常去上廁所的夥伴。同時也會降低隱私與工作滿意度,自己的桌面、在做的事感覺無時無刻有人在看著,當然比較不能偷懶,但在瞭解這機制這後,如果仍想透過開放式辦公桌,有沒有藏著對彼此的一點點不信任呢?上述這些,進而就會降低工作滿意度。同時,共享的辦公桌會增加彼此的溝通,像是借些文具、詢問要不要一起吃飯等。

而沒有提到的部分,表示在這篇研究寫的同時,還沒有對應的證據(不代表後續沒有)。像是沒有「長期的研究」來證實遠距工作等對於長期的健康與效能的變化,也沒有證實遠距工作對工作性質、長短期變化的影響等。

1_5XjLl0fWebis0eb7zLbDtwPhoto Credit:George Chan

那身為主要設計辦公室的團隊領導者、甚至使用辦公室的成員,能怎麼做呢?這邊提供個人經驗與觀點,這邊假設可以用共享辦公桌促進溝通,所以下面的重點是取佈置(「格狀」-「開放」)的平衡。

佈置格局要有巧思,同事之間也得有默契

在辦公室佈置上,可以注意比起「完全的開放」,可以留點隱私給彼此,像是電腦螢幕的防藍光同時也有防窺作用的遮光片,以及動線設計上,盡量讓彼此的注意力不要那麼容易被影響,簡單可以是不要太高的反光版、或把空間燈降低一些(阻擋視線)。可以考慮建制些替代方案,像是通話亭,個人「先不要煩我」工作區(面窗吧台),或是另外拉出個共同工作桌,讓一些人開會或想一起cowork時可以過去。

而比較屬於個體能做的,除了推動領導者、團隊做出上方提到的幾個方案外,主要可以試著建立一些「默契」,完整版可以是「個人使用說明書」,總之列出自己的地雷與公約。

1_boCww6GeKab8bBY8AUmvuAPhoto Credit:George Chan

第一階段可以先列出「What」,像是如不要在吃飽飯後找我開會、我剛到時臉會很臭,或是一個月有幾天姨媽來我脾氣會很不好。再來可以是「What if」,如果你真的一定要找我,我很有可能因此不太開心,這邊跟你說聲抱歉,以及解決方式「How」,例如你一定要找我、這時只要給我杯珍奶就能解決一切等等。

結論來說,開放辦公空間會降低隱私與工作滿意度,以及有部分證據發現說,於公開空間工作會增加認知負荷並惡化人際關係,以及彼此工作站的距離較近也會增加認知負荷外,還會降低隱私。然而,共享辦公桌能改善溝通。得知這些概念後,我們就可以設計並調整適合我們的「辦公模式」。

本文經George Chan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辦公室環境顯然沒有完美方案,但應該每個人都喜歡「選擇」
  • 辦公室溫度高低,會影響兩性工作表現?
  • 腰酸背痛總是無法痊癒?問題可能出在你的「辦公室環境」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黃筱歡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