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假新聞政治》:旺中集團離職高層透露,「我們挺韓不挺藍,作為員工只能符合集團方針」

文:林照真

擁護特定候選人與中時電子報

國內2018年選舉兩黨競爭激烈,假新假新聞多出自選情較為緊繃的聞政為員高雄選區。例如,治旺中集職高針《中時電子報》於11日晚上20:49時,團離挺韓團方首先報導民進黨立委邱議瑩11日在陳其邁造勢晚會說的層透閩南語遭扭曲,「沒有離開」變成「不要離開」。露們藍作綠營出面反擊後,不挺偏藍社團依然將重點放在現場確實有人離開,合集如《密訊》、假新《怒吼》、聞政為員〈靠北民進黨〉皆於隔日11月12日接連報導:「邱議瑩哭喊腔:拜託別離開,治旺中集職高針『邁粉』不甩走人。團離挺韓團方」綠營粉專〈只是層透堵藍〉則因此製作迷因圖回嗆「統媒體聽不懂台語」。

要討論《中時電子報》如何報導韓國瑜新聞時,露們藍作要先了解蔡衍明和韓國瑜的不挺關係。然而,蔡衍明和韓國瑜兩人過去並不相識。旺中集團已離職的媒體高層說:

韓國瑜在參加黨主席選舉的時候,辯論轉播由中視負責,當時蔡衍明和韓國瑜並不認識。辯論後,蔡衍明覺得韓國瑜講得最好。蔡衍明不是講究高尚禮儀的人,他自己做的生意也是小巷里弄的。他認為韓國瑜可以打動庶民,韓國瑜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很欣賞他。

「無色覺醒」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無色覺醒」是蔡老闆一個人發想,文字則由底下的人幫忙,這是他很重要的理念。他問了很多政治人物,像朱立倫就是不肯簽,蔡旺旺覺得他看不起人。但是韓國瑜一口氣就簽了,蔡老闆就覺得夠意思。

還有一點是,韓國瑜發跡的過程,從很鮮明的失敗者(loser)形象,又突然翻身。所以,韓國瑜會出來選總統,蔡衍明的確發揮鞭策、影響的作用。(受訪者B,作者親身訪談,訪問時間為2020年2月12日。)

在所有候選人中,韓國瑜先是吸引蔡衍明注意,接著便獲得支持。另一名在媒體工作多年,亦已離職的媒體主管也說:

我們完全挺韓,所有實體報紙版面、網路、電視,篇幅時段非常多,幾乎全面挺韓。這是老闆的意志。因為韓國瑜是第一個簽無色覺醒的人。(受訪者A,作者親身訪談,訪問時間為2020年2月5日。)

在了解蔡衍明和韓國瑜的關係後,連帶影響旺中媒體集團的報導立場。旺中集團另一離職的媒體高層說:

我們挺韓不挺藍,所有集團都一樣,作為員工只能符合集團方針,若不符合一定下架。現在年輕人的彈性很大,他們會覺得這只是工作,寫稿方向和個人價值方向是兩回事。

蔡老闆以前就只是商人,但做了報人後,社慶的時候總統會來。總統不能來的話,行政院長會來。可以和院長、部長平起平坐,那個影響力,哪個人不喜歡,這就是權力啊!(受訪者C,作者親身訪談,訪問時間為2020年2月14日。)

基於報社政策,《中時電子報》於是全力報導韓粉新聞。《中時電子報》(王子瑄,2020年1月3日)10:14時,報導一名在各大挺韓造勢從不缺席的挺韓大姊病逝,臨終遺願為:「票投給2號韓國瑜,政黨票投給9號中國國民黨!」韓粉們聞訊,淚奔哀痛,承諾將助大姊完成遺願,依CrowdTangle檢測,這則感性貼文引來三百四十餘萬(3,401, 687)人關注。

在韓國瑜參加《博恩夜夜秀》節目後,《中時電子報》(王子瑄,2019年12月25日)08:46的報導反映韓粉心聲。雖然有韓粉認為可以突破同溫層,應該樂觀以對;報導中仍提到不少韓粉卻心如刀割,表示:「我是第一次看《博恩》,在另一段影片前序,一直在調侃韓市長,差點看不下去……我的心好痛……捨不得」、「想不到年輕人都是這樣罵我們韓總統的。」用CrowdTangle計算,共有一百五十餘萬(1,565,898)臉書用戶收到此文。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全力為韓國瑜助選,報導韓國瑜、韓粉新聞也有相當好的流量,政治和商業利益並無衝突,也因此集團下的《中時電子報》、《中天電視新聞》與《旺報》等,全力報導對韓國瑜有利的訊息。旺中媒體主管說:

我們為了寫韓國瑜的新聞,就去找一堆中天的視頻。他們愈多韓的新聞,我們就愈多韓的新聞。蔡老闆支持韓,下面的人就會加碼,變成是造神。(受訪者C,作者親身訪談,訪問時間為2020年2月14日。)

蔡衍明藉著旺中媒體集團支持韓國瑜,不可諱言,和兩岸統一有很深厚的關係。旺中媒體主管說:

很多人問蔡衍明是不是統派,事實上他的父母支持黨外,現在他則有另一套邏輯。蔡衍明認為兩岸早晚要統一,既然要統一,台灣應趁還有籌碼的時候,跟大陸要更好的條件。他認為這是愛台灣,是一種生意人的判斷。蔡衍明認為親中才是愛台灣。他認為《自由時報》追逐台獨,是害台灣。

還有一個價值觀是,他認為日子要過得好,要有錢賺,其他都不重要。民主和言論自由這些,是他比較不能體會的。而他認為,韓國瑜和他的價值觀是很接近的。(受訪者B,作者親身訪談,訪問時間為2020年2月12日。)

總統大選前三天,《中國時報》以「美國媒體」為消息來源,引用《國家利益》、《紐約時報》兩家媒體的報導,意圖帶出「美國不支持蔡英文」的言論風向。一天後,〈王立第二戰研所〉臉書社團即於1月7日14:25指出,投稿人Kent Wang為在美智庫「台美關係研究中心」(The Institute for Taiwan- America Studies)研究員,【註1】執行長陳以信和多名董事皆為國民黨籍。然而,《中時電子報》(蔡宗霖,2020年1月7日)依然於22:27報導〈美《國家利益》期刊:台灣不能再給蔡英文另一個4年〉。

另外,《中時電子報》(李俊毅,2020年1月8日)於17:01報導〈175位博士查蔡英文 「論文門」終於有驚人進展!〉,試圖使用釣魚式的標題吸引讀者,內容就是博士們的公開訴求及建言記者會。《中時電子報》報導後,該報導由〈唐慧琳〉、〈今日海峽〉等臉書社團轉發,用CrowdTangle分析,共有四百三十餘萬(4,307,657)名臉書使用者關注此文,可見《中時電子報》實有一定的輿論影響力。

《中時電子報》形成支持特定候選人韓國瑜的現象,同時引發假新聞可能出現的疑慮。在假新聞的討論中,意識形態式的回聲室(echo chambers),以及日益增加的同族意識(tribalism)、情感分享等,都能影響社會大眾(Albright, 2017, p. 87)。《中時電子報》表現明顯的挺韓立場,進而引發社群媒體呼應。

另外,《中時電子報》也會追隨立場相同的社群媒體,以增加點閱率。以罷韓行動為例,〈游淑慧臉書〉(00:06)、〈打倒民進黨〉、〈韓家軍〉多人轉傳、批評《中央社》(2019年12月22日)的罷韓照片「以長鏡頭壓縮凸顯人數」的貼文,《中央社》(12:18)澄清後,《中時電子報》(陳俊雄,2019年12月22日)又於14:45繼續跟進報導,使得該訊息持續擴散。旺中媒體集團主管說:

網路媒體有推波助瀾的效果,每一則新聞都需要點閱量,一分鐘、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的點閱量都很清楚。韓國瑜在我們這裡,永遠是有點閱量的。編輯背負流量的成長,也有考績門檻,所以誰有流量,就努力寫誰。同時這樣做,一定不會違背編輯政策。

報紙版面有限,電子報什麼都寫,寫出來有流量,就是一種鼓勵。中時電子報沒有記者,只有編輯,所以中國時報有義務要為電子報發稿,雙方交流很密切。中時電子報來自中國時報、中天視頻,以及編輯在網路上話題的網搜。中時電子報有個王奶奶是網路紅人,她其實是一名王姓編輯的奶奶,只要她在家聽奶奶說一句話就寫,王奶奶甚至成了挺韓領袖。(受訪者C,作者親身訪談,訪問時間為2020年2月14日。)

蔡衍明不是媒體出身,成為媒體老闆後,對於媒體的報導內容卻非常關心。旺中媒體主管說:

我們有一個主管Line群組,蔡董有什麼想法、點子,會在上面寫出來,包括對哪個名嘴、社論的想法,也許他做了媒體後,消息來自八方,他也是一個直覺反應的人,底下的人就要反映與執行。

2012年的反對媒體壟斷運動,對他有很大的影響,他對媒體的想法就完全赤裸化了。之前還沒那麼離譜,2012年之後,他認為媒體就是政治,沒有是非、公平可言。從2012年以後,時報就放棄平衡報導了,而且經常把特稿放在一版,或是做頭題。他常說現在新聞沒人要看,報紙就用評論來表達立場,所以他非常重視頭版的標題。(受訪者B,作者親身訪談,訪問時間為2020年2月12日。)

在《反滲透法》議題上,旺旺中時則表達反對立場。《中時電子報》(王子瑄,2019年12月30日)15:29報導民進黨團預計12月31日三讀通過《反滲透法》,遭各界痛批是「綠色恐怖」。標題則為〈《反滲透法》若通過 韓粉痛哭:不敢探親了!〉,似乎是以韓粉為報導對象,關注人數為362,696人。《中時電子報》(含中國時報)(周毓翔、吳家豪、林縉明、崔慈悌、林宏聰,2020年1月1日)報導〈反滲透法民進黨鴨霸三讀!綠色恐怖 人人自危〉,關注人數為339,928;《中時電子報》(林勁傑,2020年1月3日)又於01:21報導時訪問在陸台商,表達反對立場。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