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职业:做车与路的“智慧大脑”
核心阅读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智能道路设施水平快速提升,走近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新职新职业也应运而生。 作为一名系统集成工程师,车路高景伯致力于攻关“车、智慧大脑路、走近云、新职网、车路图”协同配合中出现的智慧大脑技术问题,让“聪明的走近车”与“智慧的路”协同发展。 马路上,新职来往车辆川流不息。车路一辆辆搭载各类传感器的智慧大脑自动驾驶车辆快速驶过,主驾无人的走近出租车、自动驾驶配送车等与普通汽车并行。新职 大屏上,点、线、数实时变化。车辆型号、行驶线路等信息依次显示,同时感应车辆四周的障碍物、行人。 走进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室内室外,线上线下,交响出一首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智慧交通协奏曲。 而在大屏幕前,一人始终密切关注车辆出行的实时信息,他就是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部负责人、系统集成工程师高景伯。 有了聪明的车,还要建智慧的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 目前自动驾驶有两种主流的技术路线: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单车智能指车辆本身具备比较高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车路协同则通过网联、路测等建设,从不同的维度弥补单车智能解决不了的安全问题。”高景伯介绍,智能网联汽车,就是用智能化+网联化来实现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单车智能+网联赋能”,也是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目前推广的主要方向。 为什么单车智能不是最优解?“举个例子,我们在开车通过路口时,侧面容易被大车遮挡形成视野盲区,有人突然出现就非常危险。”高景伯介绍,智能网联“相当于给车开了透视眼的外挂”。 2020年9月,北京市启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建设和运营单位,围绕“车、路、云、网、图”的目标探索各种应用落地场景。高景伯及其团队负责解决车路云网图协同配合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相当于整个系统的“智慧大脑”。 5个领域协调统筹,绝非易事:“智慧的路”通过全息智能设备,形成对交通状况的全面感知,路边布置的多功能综合杆,将计算数据通过“可靠的网”传递给“聪明的车”和“实时的云”,同时更新“精确的图”。 “整个过程都是代码对代码、机器对机器的自动化交流,速度已经达到毫秒级。”高景伯说。 探索全新领域,一步一个脚印 系统集成就好像一个整车厂,高景伯把这项工作比喻成造车:部件都有,怎么去整合,考验工程师“化零为整”的功夫。 高景伯从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过系统集成测试、电控系统等工作,一直跟汽车打交道。2019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自动驾驶的契机下,35岁的他进入智能网联领域。 跨界、融合,是行业的关键词,也是团队的独特性。车路协同是融合形成的新领域新业态,涉及汽车、通信、电子、交通各方面。车路云算法研究员、软件开发工程师、安全驾驶测试员,多学科人才聚集成一个年轻的团队。 工作中,高景伯要与各个行业打交道,“看到一种技术、一个需求的时候,脑海里面要立刻出现,每个模块的技术特点是什么,边界在哪里,有什么不足?”他坦然面对自己的“知识盲区”,每个问题都通向一个专业的领域,每次挑战都是一次知识的更新。 “我们做的是探索性而非流程性的工作,每个人都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团队负责路侧智能化设备项目的同事陈瀚也深有体会,“系统集成的复杂在于,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一的技术。研发中对速度和安全的追求,既要保持平衡,也要不断递进。” 事实上,比技术攻关更难的,是探索未知领域。如今,作为中层管理者,高景伯给自己布置了更多“课外作业”,夜深时,他总会思考自己负责的这个领域,未来方向是什么。 “我们在探索一个全新领域,没有现成公式可套用,只能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高景伯感叹,新基建正在蓬勃发展,要抓住汽车智能化浪潮,实现这个赛道上的弯道超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必须把握。 心存大海,可纳百川,高景伯总觉得自己是一块海绵,还有太多需要去汲取、去追问,唯有带着开放与谦虚的心,“始终保持一个意识,那就是终身学习、终身创造。” 未来的车不只是车,还是移动生活空间 未来的自动驾驶是什么模样? “理想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没有方向盘,也没有油门、刹车。”高景伯畅想,“它被定义为一个移动生活空间,人们在里边休闲、娱乐、办公甚至健身,享受个性化体验。”他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以后通信、交通领域可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车辆一旦上路就像进入轨道,整个城市的‘大脑’来告诉你怎么走。” 尽管前沿科技听起来很酷炫,但高景伯有着清醒的认知。无论从科技还是安全的角度上看,自动驾驶都不会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状态。“只有通过大量算法训练反馈,不断迭代智能化的水平,才能让AI更聪明。”他一直坚信,机器的目的不是取代人,而是将人们从机械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如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累计测试里程超过630万公里,服务人次超30万,330个数字化智能路口实现全覆盖;全国多地持续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范围……种种探索,让汽车智能化内涵愈发丰富,同时为汽车涉及的环境、能源、交通等领域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技术具体落地依旧存在问题。比如,车与路的技术迭代存在发展不匹配的问题,路端设施和云控平台搭建技术复杂,往往造成“车等路”的局面。一切都在积极地摸索、测试、验证。高景伯坦言,做研究,并没有捷径。 未来有一天,安全员从车里走到车外,智能网联从示范区普及到更多场景,无人车从单一运输工具到形态丰富的“第三空间”,逐步迭代的自动驾驶将驶入新的起点。 如今,高景伯在上下班途中,偶尔也会打个无人出租车,看着车辆缓缓地朝自己开过来,他欣喜且笃定,“遵循自动驾驶本身开发、投放的流程,尊重技术迭代的规律,我相信美好的愿景能早日成为现实。” 记者 陈圆圆走近新职业:做车与路的智慧大脑“智慧大脑”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7-07 08:43:41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德国总理曾提议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但遭拒
- 瑞德智能中签号出炉:共约2 25万个
- 河南桐柏发现自然界新矿物——空铁黝银矿
-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要通知_
- 积极因素累积机构建议两条主线掘金
- 美诺华:奈玛特韦能否实现商业化生产存在不确定性
- 福建泉州将开展第八轮区域全员核酸筛查
- 泉州市天空逐渐打开 春分明日至 昼夜同时长
- 证监会:明确境外监管机构在中国境内进行调查取证或开展检查的应当通过跨境监管合作机制进行
- 时评:独董履职的权责边界该尽快明晰了
- 天风国际郭明錤:国内各安卓手机品牌已削减近20%订单
- 上海今恢复开行8趟旅客列车,铁路部门“一日一图”动态安排运力
- 沪发布4月5日3时后交通组织和保障方案
- 柳药股份:公司预计今年中药饮片全年能达到含税5个亿销售规模
- 内蒙古包头固阳县发布鼠间鼠疫疫情Ⅳ级预警
- 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工艺研究(二)
- 天齐锂业成为智利国家矿业协会成员
- 佩斯科夫:对俄乌谈判暂时不做评论
- 天永智能:与中科新世纪签订智能制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