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餐➜飽足感➜午餐減量➜體重減輕 早餐有助減肥?
專家們前仆後繼地說早餐能製造飽足感。吃早餐➜餐據稱早餐可把胃填滿、飽足增加血糖值,感➜接下來幾餐就會吃得比較少。午餐真的減量是這樣嗎? 做出上述結論且經過同儕審查的研究論文當然不少,德州的➜體心理學家約翰.德.卡斯楚博士(John de Castro)就曾寫過多篇相關論文。他曾於2004年寫道:「我們發現如果受試者的重減助減早餐份量高於一日進食總量的平均值,接下來一整天的輕早進食量會顯著減少。」這句話顯然是吃早餐➜餐在說早餐吃得越多,接下來一天內就會吃得越少。飽足德.卡斯楚把這個現象歸因於飽足感。感➜這是午餐他建立的模型: 吃早餐 ➜ 飽足感 ➜ 午餐減量 ➜ 體重減輕 這個模型影響強大,且乍看之下似乎非常合理。減量但是➜體大多數的科學家認為恰恰相反。紐約康乃爾大學的重減助減大衛.勒維斯基(David Levitsky)與卡莉.派卡諾斯基(Carly Pacanowski)最近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就算讓受試者吃輕食早餐(約350大卡),他們午餐攝取的熱量也完全沒有改變。 換句話說,早餐攝取的350大卡並未減少午餐攝取的熱量,因此吃早餐會讓一日攝取的熱量多出350大卡。此外,如果讓受試者吃624大卡左右的正式早餐,午餐攝取的熱量只會減少約144大卡,也就是一日熱量淨增480大卡。難怪勒維斯基與派卡諾斯基得出以下結論:「或許不吃早餐才是有效降低熱量攝取的方法。」他們建立的模型是: 不吃早餐 ➜ 吃得更少 ➜ 降低熱量攝取 或是反過來 吃早餐 ➜ 吃得更多 ➜ 增加熱量攝取 勒維斯基與派卡諾斯基的研究之所以意義重大,是因為他們證明了「這些數據與已發表的文獻一致」。也就是說,德.卡斯楚的飽足感假設錯誤,吃早餐會增加熱量的攝取。 從1952到2003年最具權威性的47份早餐研究結果看來,不吃早餐的兒童與成年人約占20%,而且「吃早餐的人每天攝取的總熱量通常更高」。因此與這則迷思正好相反,吃早餐其實會增加熱量。那麼,我們如何解釋德.卡斯楚的發現:「如果受試者的早餐份量高於一日進食總量的平均值,接下來一整天的進食量會顯著減少」?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減重診所的沃克.舒斯茲艾拉醫師(Volker Schusdziarra)與他的同事都不認同德.卡斯楚的早餐研究,他們說那是一種統計上的錯覺。舒斯茲艾拉用一組受試者做實驗,發現如果讓受試者自行決定,他們早上的進食量通常相當穩定(意即出於習慣,早餐的份量相當固定),但是接下來的進食量就很不穩定了。有時午餐和晚餐會大吃大喝(沒有固定原因,例如參加阿姨的生日會,或是上餐廳吃大餐慶祝),有時反而會吃得比較少(沒有固定原因,例如身體不舒服,或是急著處理工作)。 由於早餐的進食量相當固定,因此碰到午餐和晚餐大吃大喝的時候,早餐的進食量比例上比較低;碰到午餐和晚餐吃得比較少的時候,早餐的進食量比例上比較高。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是: 早餐吃得少 ➜ 全日進食量高 以及 早餐吃得多 ➜ 全日進食量低 其實這是因為午餐和晚餐變化較大造成的假象,真正的模型應該是: 午餐和晚餐吃得多 ➜ 早餐相對上吃得少 以及 午餐和晚餐吃得少 ➜ 早餐相對上吃得多 舒斯茲艾拉立場公正,他尊重德.卡斯楚的實驗數據,挑戰的是德.卡斯楚對數據的詮釋。這正是本書的重點,稍後將會討論:由數百位科學家累積起來的早餐研究數據幾乎都沒問題(早餐研究的數量多得驚人),只是有系統地遭到錯誤詮釋。 本文摘選自《我的早餐斷食法》,商業周刊出版。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得糖尿病不只因為吃太甜!「真正罪魁禍首」曝 早餐常吃麵包、吐司小心
延伸閱讀:
。他每早「喝1健康飲品」保持體態,僅3年卻罹糖尿病前期! 營養師揭「1錯誤觀念」:很多人都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做好惠农补贴发放助力“三农”发展_
- 南北分裂之南齊興亡(三):南齊只有23年,最主要的皇帝就是蕭道成的長子蕭賾
- 【電影】《榮耀之路》:劇中台灣只是一個小片段,卻成為兄弟兩人寶貴回憶的重點戲
- 中秋連假收假日留意11處地雷路段:國5北向車速一度僅17公里,午後將實施高乘載管制
- 省“暖冬行,爱传递”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把温暖送到地震灾区
- 新年新希望總是完成不了,是你太不了解自己?還是你用錯了方法?
- 台版柬埔寨案4主嫌罪名高達2811項,舉證就要24天,法院判准不行國民法官參審
- 反戰學者盧倩儀的思路其實非常清晰,她只是迴避自己左統的民族情感
- 广东举办第三年度“内外贸检测认证知识大讲堂”
- 英國研究:「終極盤古大陸」2.5億年後成形,極端高溫恐致人類等哺乳類滅絕
- 遭指破壞「藍白合」,金溥聰駁:努力變強才有談判籌碼
- 《美好人生》:可以彼此信任並容許自己脆弱,這是伴侶所能培養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 紫薇社区助推城市更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_
- 高虹安告人不成變被告,論文門誣告案今首開庭:「抄襲就像貪污,只抄一點也是抄」
- 讓樂高迷們失心瘋的「朝聖景點 」
- 教宗方濟各任命21名新樞機,香港主教周守仁獲晉升
- 2025年全国科学健身指导走基层活动走进靖州
- 如果創新可以增加價值,為什麼消費者會追求「40年不變的好味道」?
- 紀念張國榮和陳百強:為甚麼原版《失業生》比修復版更好
- 一曲〈燃燒吧火鳥〉,是如何讓瓊瑤、高凌風各自有了新突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