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海宁非机动车出交通事故,抢救费可以垫付!本月起试行→
@海宁人,注意了
非机动车出交通事故
01
全省首个试点县市

近日,我市获批全省首个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抢救费用垫付试点县市,动车这也意味着,出交在我市,通事救助基金的故抢可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原先仅机动车交通事故可以申请,救费到如今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也可申请垫付业务,可垫进一步提升了救助基金的月起受益面,也让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人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全省医疗救治。
什么是首个试行“救助基金”?
▼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是海宁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非机付本社会救助专项基金,是关键时刻的“救命钱”。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向报姐介绍,我市自2008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海宁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启动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并于2020年融入财政数字化改革大潮,通过数字赋能基金管理,实现垫付申请“掌上办”“网上办”。近年来,我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基金使用效益也不断提高。
据统计,2022年我市共受理个人申请的垫付业务58笔,交警直接发起的垫付业务4笔,垫付抢救费用34笔,金额近400万元,较上年增长近180万元。我市救助基金在“救死扶伤”、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此前,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申请只限于机动车交通事故。在调研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发现,无法使用救助基金的非机动车伤亡事故在交通事故总量中占到了较大比例,并且非机动车事故对救助基金的需求比机动车事故更为迫切,“非机动车绝大部分无保险,又不符合救助基金申请的条件,而且驾驶人一般是经济能力较差的个体老年人、外来新居民等,更需要有资金保障伤亡人员的抢救。”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市财政局联合市级相关部门提交了在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使用救助基金试点开展抢救费用垫付业务的申请,并获批于本月起开始试行。
02
如何办理申请?

根据试行方案,可申请垫付业务的为海宁市域内发生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危重伤员产生的抢救费用。本次试点,我市拟参照机动车事故垫付流程和比例开展,个人用户可登录“浙里办”APP,输入“浙里垫付”办理申请。
具体操作指南来了
▼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福州召开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通报会
- 日产量逼近500吨 我县生活垃圾处理量迎来高峰期
- “脱贫”草莓满满幸福果
- 弘扬雷锋精神 展现巾帼担当
- 夫妇不幸车祸身亡 捐献器官让多位患者新生
- 双胜中心村:美丽,看得见
- 枞阳:关爱孤儿过春节
- 枞阳县物业协会走访慰问行业困难职工
- 荥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派出所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
- 邮储银行助力乡村振兴
-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枞阳:“养殖能手”传授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 706名缅北电诈犯罪嫌疑人分三批移交我方
- “锦韵”羽绒入选央视《安徽精品》栏目
- 枞阳:“养殖能手”传授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 安徽工业大学与县经开区产学研合作恳谈会召开
- 孩子复学,老师家长都要学好这堂“保健课”
- 姚玉舟来枞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我县3家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和市场获授牌
- 金融赋能精准扶贫 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