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点亮重生的希望
在淮南戒毒所,情点47岁的亮重余斌已扎根基层管教一线25载。多年来,希望他用爱心、情点热心、亮重耐心、希望诚心挽住一颗颗漂泊的情点心,纠正一个个扭曲的亮重灵魂——用真情点亮重生的希望 2014年12月2日,淮南戒毒所,希望一辆救护车匆匆而来又向医院疾驶而去,情点车上载着的亮重不是患病的戒毒学员,而是希望一位昏迷在执勤岗位上、生命垂危的情点管教民警。 这位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肌梗塞,亮重经医院全力抢救,希望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才挽回生命的同志在术后的卧床期间,仍然时刻关心大队的工作情况;他出院后没有休息多久就返回工作岗位,继续投入工作。这位视工作超越生命的同志就是淮南戒毒所一大队党支部书记、教导员余斌。 现年47岁的余斌,199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淮南劳教所工作,扎根基层管教一线20多年,曾多次荣获全省劳教戒毒系统个别教育能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14年,被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最近又喜获2015安徽司法行政年度榜样人物提名奖。 一种责任——甘于平凡,不甘平庸 管教民警的工作是枯燥的,责任却是重大的。基层大队转化顽固分子是工作的重点难点,担任教导员的余斌往往亲自攻坚,而思想工作的法宝就是个别谈话。强戒人员董某是“五进宫”的“老油条”,入所之初抱着混天度日的态度,不服管教,消极对抗。余斌就坚持每天晚上找他谈话,了解其思想状态,反复讲述人生的道理。冬天的夜里,天气寒冷,晚上谈至深夜,余斌同志找来棉衣给董某披上,自己凉到大腿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董某终于幡然醒悟,逐步改正恶习,成为改造积极分子。 “人是可以改造好的!”余斌始终秉持着这个理念,每月对学员进行个别谈话教育达36人次,使一个个毒魔缠身的强戒人员重获新生。近几年来,他所在的一大队重危难改人员的转化率达100%,实现了持续安全稳定。 一种理念——以人为本,无私付出 戒毒学员入所后,必先经历急性脱毒期反应:厌食、发烧、痉挛、腹泻等几十种症状,反应严重的则有生命危险,让余斌时刻绷紧着神经,对他们24小时关注,一旦出现情况,随时采取救治措施。 外地学员尹某突发急性重症肝炎,发生病情后紧急送医抢救,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医院用了近十支人血白蛋白才稳住病情。急性重症肝炎具有极大的传染性,余斌和其他民警不顾自身安危,端屎倒尿轮流陪护照料6天毫无怨言。尹某的父亲赶到医院后,见到仍处于昏迷中的儿子,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出言不逊。后来向医生了解情况后大为感动,当着医务人员的面,率家人向余斌等人跪下:“感谢你们这样抢救我儿子!” 以人为本、关怀救助,这是余斌多年来始终秉承的宗旨。对于家庭困难的学员,他主动捐衣捐物,使学员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对于和家庭发生矛盾的学员,他及时进行家访,做好学员亲属的思想工作,在学员与家庭之间搭建亲情沟通的桥梁,2013年以来共解决学员与家庭矛盾问题18例。 一种执着——恪尽职守,忘我境界 作为一名常年坚守在基层一线的戒毒人民警察,余斌不顾自己的身体病况,选择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父亲病重住院期间,他从未请假照料,未能尽孝子之责;家庭事务他无暇顾及,全由爱人一人承担;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他从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 (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周欣)
在余斌身上,有一种力量令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这份感动和震撼源于他看似平凡却又伟大的情怀,对事业不懈的追求,恪尽职守而忘我的境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顺义:开展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检查
- 苏炳添世锦赛10秒15 晋级半决赛
- Kakao实现基于兴趣的元宇宙
- 临沂1人无故不参加核酸被罚两百
- 北京延庆:开展打击整治食品违法犯罪专项执法行动
- 视频:海南12名乘客海钓时船只爆炸
- 31省份昨增本土57+204:上海5+50
- 女孩做22页旅游攻略因太热没出酒店
- 主教练久尔杰维奇:选择最好球员参加U20亚洲杯
- 男子伪装成大白骗走老人1.7万
- 男子进藏自驾游因高反缺氧去世 系谣言
- 台湾网民称想枪毙蔡英文当晚被捕
- 超酷环卫大爷杨俊山:帅的不是我 是这个职业
- 恒生指数开盘涨1.19%哔哩哔哩涨超11%
- 首位俄军女兵在俄乌冲突中阵亡
- 上海二季度GDP同比下降13.7%
- 成都:助力计量领域知识产权供需对接
- 城管摔砸摊贩蔬菜当地:无奈之举
- 泉州水务集团吴移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 31省份新增本土“86+206”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