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17日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申遗项目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 通过审议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申遗成功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 云南省第6项世界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何以成为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 9个关键词揭开 这片千年万亩古茶林的面纱 在景迈山上 古老的茶树与原始森林 交错出一片生机 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 形成了林茶互生、人地和谐的普洱 古茶林文化景观 5片完整的古茶林 古茶林中的9个传统村落 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森林 是此次申遗的遗产要素 景迈山上 一眼望不到头的便是那漫山的古茶树 这里有2.8万亩古茶林 古茶树320余万株 是全世界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 年代最久远的景迈景观 人工栽培型古茶林 景迈山上的群众 世世代代守护着这片古老的茶林 景迈山的世居民族在原始森林系统中 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 即通过林下开垦 为茶树生长创造理想的光照条件 同时利用森林完好的生态系统 防止病虫害侵袭 不用农药和化肥 即可生长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 景迈山世居民族先民 在迁徙途中发现野生茶树 于是在景迈山定居 申报遗产区和缓冲区内共有15个村寨 这里的民族以傣族、布朗族等为主 丰富多彩的山古民族文化 与这片古茶林相呼应 融合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传统的茶林林下茶种植方式有效地 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这里的居民坚持着在发展中保护 出台条例规定居民不允许过度采摘茶叶 由原来的四季采茶 变为一年只采春、秋两季 鼓励发展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 在传承与发展中 保护着这座古茶山 景迈山也从未辜负 “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美誉 景迈山世居民族共同创造、文化传承茶文化 以“和”为核心的申遗成功当地茶文化 保护生态的村规民约 以及互敬互爱的风俗习惯 实现了人与茶、人与自然之间的普洱 高度联系 在“千年布朗古寨”翁基 有一个说法——无论你走进谁家 都可以免费品一品当地的茶叶 在糯岗 手工茶制作在传承的同时 批量化制茶也悄然兴起 这也是景迈山以茶示人的缩影 景迈山几乎家家户户 都有自己的茶叶作坊 种茶、采茶、景迈景观制茶 成了村民的山古日常 景迈山上的群众 依茶而生、伴茶而歌、茶林因茶而舞 生活在这里的文化布朗族、傣族等 世代以茶叶种植为主要产业 眼下茶产业已经变成 他们勤劳致富的申遗成功“金钥匙” 引导好茶产业发展 对保护景迈山遗产价值至关重要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填补了目前世界遗产中 没有以茶为主题的文化遗产的空白 群山之间 茶林掩映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 依山而建、傍茶而居 远山、近舍、炊烟、茶香 诉说着这片千年万亩古茶林的故事……1
关键词1:古茶林文化景观
2
关键词2:万亩古茶林
3
关键词3:林下茶种植
4
关键词4:传统古村落
5
关键词5:保护、传承与发展
6
关键词6:茶文化
7
关键词7:好客的茶
8
关键词8:致富“金叶”
9
关键词9:
远山、近舍、普洱炊烟、景迈景观茶香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别过度沉溺看上去很美的“慢就业
- 玫瑰花开“税”惠增香 芬芳馥郁产业兴旺
- 我市实现省内异地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
- 第十三届时代小先生学雷锋暨“我为强国献一策”好建议征集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 法制教育 检察官给学生娃上“坝坝课”
- 南京财大出新规:老师上课无故迟到扣工资2千元—新闻—科学网
- 投資亞洲市場該注意什麼?|天下雜誌
- 环保意识入脑入心 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
- 陕西咸阳:多措并举强化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工作
- 经济发展必然影响生育意愿?
- 用藥漩渦 怎麼擋?|天下雜誌
- 春护航 健康成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团总支走进汉阴中学开展“云班会”活动
- 春节期间我市智慧停车项目免费
- 紧急召回!很多海宁人家里有!
- 海南保亭推进食品安全考核 提升餐饮管理水平
- 安康市“小学美术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2023年首次集中研训在汉阴县城关一小举行
- 画家罗石为第二故乡汉源捐画
- 汉阴县水利局开展红色文化进机关活动
- 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
- 出版商欲用“数字徽章”体现作者贡献—新闻—科学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