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談親密伴侶間的#MeToo:如果雙人舞蹈的節奏不同,你必須「跌倒」給他看

文:李維庭(穗波心理師,談親資深執業臨床心理師)

近來#MeToo事件頻傳,密伴不少人認為這個情況不會發生在親密伴侶之間,侶間例如一位先生在Dcard的蹈的跌倒「感情」版中,曾貼文描述他老婆因不喜歡他在行房時的果雙給一些性僻好,事後覺得被侵犯而想提離婚。人舞這篇發文下面大概九成的節奏留言,都覺得是不同必須反串文吧,認為親密如夫妻,談親老婆有這種想法是密伴有其他目的;還有人認為是這位老婆有「小王」,想藉此離婚。侶間

我的蹈的跌倒觀察上,不少留言的果雙給人應該是男性,認為現在女權太上綱。人舞當然也有人搬出刑法第221及224條,節奏說明只要老婆那方沒有同意,就可能造成違反性自主及猥褻對方的罪。不過整體來說,留言者大部分都認為在親密伴侶間,尤其是夫妻,講#MeToo太沈重。

就我的實務經驗來看,多年前我在執行家暴加害人處遇工作時,有一位男性加害者先生在處遇時程的中途告訴我,他被提起「違反保護令罪」,原因是他和老婆已經重新和好但仍處於保護令時期。結果有一天,他們行房時,他打了她屁股,先生認為是情趣,但他的老婆因為覺得屁股疼痛所以就打電話報警,然後先生就以違反保護令罪移送,因為他再度對配偶施與暴力。

從此案例來看,親密伴侶關係仍然可以成立妨害性自主或猥褻的罪,換言之,雖然親密關係已取得可以碰觸對方身體及講一些私密話的門票,但是如果沒有取得對方同意而造成對方不舒適,是有可能侵犯伴侶的,所以不可不慎。不要因為對方是親密關係伴侶,就假設對方可以容忍或接受自己行為。自認是情趣的行為,有可能對方是不同意或感到不舒適。

能否事先避免#Metoo事件?

許多人會問我們,怎麼知道在戀愛中的情趣行為對方是否接受?我認為沒法事先知道,必須要有技巧地表達詢問對方意願才不會壞了當時氣氛,比如在平常的時間能有技巧性的溝通得知對方態度。

因為在關乎身體的性行為中,通常男性相對強勢有力量,和對方(通常是女性)力量不對等,但兩個人在精神或身體上被認定是平等的,有點像是「不分貴賤,人人都一票而票票等值」。如果不在平常時候技巧性的溝通清楚,在當下很有可能因為體形力量實質的不對等,而使強勢的一方,就用自己以為的想法施與在弱勢方身上,造成對方可能的不適,對方可能就會感到被侵犯。

由於實質權勢不對等,更要注意是否是以自己認為的方式來對待比較弱勢的人。此情況幾乎隨處可見,比如說老師對學生、老闆對員工等等。有權勢的人都以他們認為的方式施予弱勢者,大部分有權勢的人都會說:「我這樣做是為你好」,但是身為學生或員工的人都不這麼認為,卻不敢表示自己的意見,只感覺被迫配合。

回到#Metoo的討論上,網路上流傳「巨石強森法則」,意指把眼前的人不分男女都當作巨石強森,「不會對巨石強森做的事情,就不要對別人做」,或者有人分享Google員工訓練要問這三題,以加深性別平權意識:

  1. 你會允許別人對你心愛的人做這樣的事嗎?
  2. 如果你的另一半、對方的另一半、你的父母和對方的父母在場,你還會做這樣的事嗎?
  3. 你會希望你做的事和說的話登上報紙頭版、電視新聞、FB、IG等社交媒體嗎?

如果有任何一題不確定,就不要對他人施與你所想的行為。

身體節奏不同可能導致伴侶間的性騷擾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伴侶間出現#Metoo事件,通常是雙方在愛戀間的身體節奏不同。比如我曾經被詢問:

男朋友很喜歡抱我,有的時候會要我坐在他腿上,他常常趁抱我或親我的時候偷摸我的胸部......偶爾我還能讓他一下,可是時間久了他這樣的舉動卻讓我感到厭煩,真不知該怎麼做才好。

這位詢問者表達她的不適,但礙於親密情感關係卻不敢言明。我以下述方式來回應他:

在親密的身體行為中要享受親密感,雙方需要各自調整到一個共同的節奏。就好像雙人舞蹈,要有相互地默契、共同的韻律、搭配的舞步,才能有既個別又相合一的感覺。你的男友若只顧自己的節奏舞步來探索你的身體,表達他的喜愛,你必須「跌倒」給他看,但「跌倒」之後最好能同時保全他的自尊以化解情緒。

這種「跌倒」的作法可以是口語的或動作上的。比如,你可以在他要求坐他腿上時,牽他手坐在旁邊,並告訴他「今天我想要你牽手坐旁邊」;或是在某些動作上掙脫或把他的手移到別處,告訴他「我喜歡你親我摸我,但不是現在,而是在......」。

當然你除了「跌倒」之外,你也可以適時「主動舞出你的舞步」邀請他搭配,相信久而久之你們可以舞出你們自己既個別又合一的雙人舞蹈。「跌倒給對方看」,是以不傷感情又技巧性的方式來表達,也是在親密關係伴侶中較弱勢的一方可以考慮的方法,以防止親密關係演變成#Metoo狀況。

總之,在現代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體自主權,免於受他人不適當對待的基本權。在與人互動時,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自己所想的只適用於自己身上,一旦與人互動而牽涉他人,就要考慮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未必接受你的意見。若能如此,就不需擔心#Metoo上門。

延伸閱讀

  • #MeToo五週年:鼓勵女性公開談論性侵與性騷擾經歷,究竟改變了什麼?
  • 為什麼男性也該支持#MeToo?因為男性也是「性別平等」的受益者
  • 台灣MeToo為何現在才出現?加害者真的有誰被「社死」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