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就算悲傷,也還是能夠幸福》:丹麥「文化維他命」計畫,如何幫助焦慮或憂鬱症患者重拾人生?

文:海倫.羅素(Helen Russell)

我在丹麥定居的算悲傷也日德蘭村附近,有個叫做kulturvitaminer的還能化維畫何或憂患機構,也就是夠幸「文化維他命」的意思。我去訪問那裡的福丹主任麥克・奧德爾・尼爾森(Mikael Odder Nielsen),他告訴我,麥文命計即使是幫助比較安靜的音樂,也對狀況不好的焦慮人有幫助。尼爾森提供文化衝擊課程,鬱症幫助那些受壓力、重拾焦慮或憂鬱症所苦的人生人。「我們用音樂治療師所編排的算悲傷也歌單幫助大腦休息,這樣身體才能跟著休息。還能化維畫何或憂患」尼爾森說,夠幸他解釋音樂可以「降低激動」:「可以預期的福丹音樂,甚至有點無聊的麥文命計音樂。」

例如?他思考了一下才回答。

「傑克・強森。」

呃……我個人心情低落的時候不會想聽〈香蕉鬆餅〉(Banana Pancakes)這種歌,不過後來我試過,雖然很怪,但(還算)蠻有用的。現在我將傑克・強森當作有聲的紓壓著色本。我告訴尼爾森或許我被說服了,而他告訴我「文化維他命」的其他課程。這個機構的資金部分來自於丹麥衛生部,他們在每個城市設立計畫,鼓勵失業或因病長期停職的人參與文化活動。

「我們想知道文化是否有助於改善精神健康,降低社交孤立,幫助他們回歸勞動市場。」尼爾森解釋。他們每週會邀請符合資格的居民參加兩、三次文化活動,為期十週,觀察他們是否因此有所改善。確實有。我訪問了約納斯,他受焦慮症所苦,參加文化維他命的活動之前,他原本很怕社交互動。他告訴我,這個計畫改變了他的人生。

「他們的活動讓我走出家門,而且他們把我當成『正常人』。我不只是焦慮症患者:我是我。這個計畫讓我感覺自己又是『我』了。」

「當人處在憂鬱狀態時,最早放棄的往往就是文化,」尼爾森解釋,「光是要活過這一天就夠辛苦了。我的角色是讓他們重新習慣這個世界——甚至是帶他們第一次走進世界。」

有組織、儀式化的聚會,事先安排好的活動,這些可以讓人們在不知不覺間重新接觸文化,並且得到文化帶來的好處:外面下雨,家裡有Netflix的時候,我們不會想出門社交,參與現場文化活動。然而,如果是課程的一部分,或是已經付出金錢或給予社交承諾,答應某人我們一定會去,那麼我們就比較可能會出現。尼爾森發現,那種「不知不覺」的特性,對男性特別有好處,因為他們通常比較不願意表達負面情緒和流露脆弱(都是社會制約害的)。這個計畫等於是伙伴制度加上儀式性——也可以說是排好時間表的文化體驗(有人不愛時間表嗎?我愛死了)。

奧爾堡(Aalborg)地區的文化計畫有八個項目,一開始是團體歌唱。研究證實,這個活動有助於建立社交關係並形成大團體。課程包括造訪歷史資料室,學習地方歷史,「建立歸屬感,並且以自己生活的地方為榮。」尼爾森說明。參與計畫的人也會去劇場、參觀藝廊、參加創意工作坊,這些活動都已經證實有助於培養韌性。他們甚至去聽奧爾堡愛樂交響樂團演出(「非常感人,」尼爾森說,「往往會有人流淚。」)。這招很聰明,因為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的研究人員發現,聽音樂有助於減低壓力。


大部分的人都有被藝術品感動的經驗。就在去年,我去斯卡根(Skagen)參觀畫展,那裡是丹麥最北的村落,從一八七〇年代就有一群北歐畫家聚集在那裡,藝術家捕捉到絕美的光線,讓我感動不已——甚至要T提醒我才記得呼吸。參觀到一半,我忽然覺得渾身不對勁,必須坐下休息。顯然這種毛病有個名字:斯湯達爾症候群(Stendhal Syndrome)或「佛羅倫斯症候群」(Florence Syndrome),這是一種因為面對太偉大的美麗或藝術,而感到暈眩甚至昏倒的症狀。

以文化「治療」並不是什麼新鮮點子。二〇〇八年,當時的英國衛生大臣艾倫・強森(Alan Johnson)呼籲將藝術列入主流醫療。二〇〇九年,皇家精神科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建議「參與藝術活動」與「發展創意」作為維護大眾精神健康的方式。十多年前開始,藝術有助於身心健康的證據逐漸出現。研究顯示,「藝術處方計畫」獲得轉介人與參與者一致讚賞,並且在經濟上也有幫助,能夠減少看醫生的次數,而且參與者得到了可轉移技能,除了幫助他們維持健康,對工作也有助益。

瑞典是北歐藝術處方的佼佼者,但澳洲在二〇一三年開辦了國家藝術與健康機構(National Arts and Health Framework),推展將藝術融入保健。雖然英國在這方面依然不足,但是倫敦國王學院與倫敦大學學院聯合進行一項世界最大規模的研究,探討藝術治療對健康的影響以可行性。在英國也有幾個區域性的初步嘗試,例如格羅斯特郡的藝術處方計畫「藝術療癒」(Artlift),以及皇家愛樂交響樂團與赫爾中風服務中心合作舉辦的「中風交響」計畫,參與計畫的病患當中,86%認為演奏音樂的療程減緩他們的症狀,同時也改善睡眠。

二〇一七年,英國的一項跨黨派報告確認藝術能維持人體健康,促進病後康復,延年益壽,改善生活品質。藝術家格雷森・培理(Grayson Perry)評論這份報告時所說的話,表達得非常好:「製作並欣賞藝術能提升我們的心靈,並且讓我們神智正常。藝術就像科學與宗教一樣,能夠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意義——找到意義就能感覺更好。」我現在已經有充足的證據,表明藝術能夠緩和處於社會弱勢的負面效應。二〇一五年的檢討研究發現,社區文化轉介計畫順利提升自我評價、讓人覺得自己更有力量,並降低焦慮與憂鬱。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