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4亿元 比增超四成
来自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泉州消息,去年全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14项,市去术合成交金额约14.74亿元,年技同比增长46.67%,同成突破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交额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泉州技术合同登记机构,亿元获得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表扬。比增 近年来,超成泉州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四个倍增”计划,泉州扎实推进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市去术合不断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文件,年技并通过不断强化辅导培训、同成突破优化创新服务方式、交额加强政策引导、亿元建立重点企业(单位)辅导服务库等创新举措,比增深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提速。 政策推动 七成以上收益直接奖励科研人员 科技成果转化有科技创新券、加计扣除等系统奖补政策,成果交易后七成以上收益直接奖励给科研人员,各单位还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制定奖励比例,有的高达九成。 在去年10月举行的泉州市创新大会上,作为“1+3+N”政策包内容之一,《泉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若干措施》对外发布,措施聚焦平台、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环节要素,进一步增强我市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能力,并且特别突出了“异地”两个关键字,强化外地创新主体主动参与泉州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实现借脑引智。 平台提质 推行“院所+公司”运营模式 为促进科研成果更好地落地应用,泉州加快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制定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广中鞋革晋江院经验,推行“院所+公司”运营模式,已成功推动5家大院大所成立产业化运营公司。同时,培育一批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当好校(院)企对接的“科技红娘”,泉州科技大市场、福建中关村中试熟化服务平台和泉州知创园实验室等一批知名科技服务平台机构纷纷在泉州揭牌运营。例如,在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华侨大学工学院团队将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嫁接进生产车间,企业设备利用效率提升22%,单位成本下降20%。 (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王树帆 通讯员陈梅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陈星成为教育部第四任新闻发言人
- 吴清海蒲长城出席第二届中国质量诚信品牌论坛
- 质检总局公开征集《企业质量承诺产品目录》
- 中国特检院开展特设保障性检验助力G20杭州峰会
- 68盏太阳能路灯 照亮村民回家路
- 9月1日起玩具等15类商品无需法定检验检疫即可出口
- GB中非强制性条款是否必须执行?市场监管总局作出回复
- 第二届中国质量奖 重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
- 结合反食品浪费 辽宁推进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合理利用工作
- 我国首次成功分离出裂谷热病毒
- 质检总局发布159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 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到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调研指导工作
- 湖北:采取“四全”举措保障学生集体用餐安全
- 国家标准委和工信部举办智能制造标准化培训班
- 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上线试点调研推进会在大连召开
-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3.15消费维权活动在京举行
- 新華社五論中美關係
- 国家认监委发布认证认可微信矩阵
- 质检总局拟废止2件部门规章、修改9件部门规章
- 中消协发布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