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发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排放的促进作用随时间显著下降
近日,中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和南京农业大学通过联合攻关,农业发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eCO2)可以显著促进水稻生长,科学科但对甲烷排放的院作氧化用随促进作用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国际上远远高估了未来气候背景下稻田甲烷的发现排放量。最近中美“应对气候危机”的大气度升稻田的促联合声明中强调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甲烷的减排行动,我国也承诺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浓2060年前碳中和,高对该发现可以为我国乃至全球农业领域,甲烷进作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领提供更科学的排放决策依据。5月6日,时间该研究成果在《作物学报(The显著下降CropJournal)》上在线发表。 aCO2,正常大气CO2浓度处理;eCO2,大气CO2浓度升高处理;AA,正常大气CO2浓度处理;AE,首次大气CO2浓度升高处理;EE,连续大气CO2浓度升高处理。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伙伴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二氧化碳,甲烷菌,生物
据张卫建研究员介绍,中国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eCO2)能够显著促进水稻生长,农业并可为稻田产甲烷菌提供更多的科学科有机碳源,国际上普遍认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提高稻田甲烷排放40%以上。
研究人员基于前期试验,发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的增排效应随着处理年限的推移而呈显著下降趋势,第一年eCO2的甲烷增幅达到69.4%,而第二年为44.0%,第三年仅为25.6%。为进一步验证该现象并揭示其机制,作者借助步入式人工气候室开展了两个生长季的盆栽试验。研究发现,在两个生长季中,eCO2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促进效应相似;但是,eCO2对甲烷排放的提高效应显著下降,第一季甲烷排放的增幅达48%-101%,而第二季仅为28%-30%,这与前期试验结果一致。甲烷排放是由其产生与氧化两个过程决定,土壤微生物分析发现,eCO2处理可以同时提高甲烷产生菌和氧化菌,但随着时间推移,eCO2处理对甲烷氧化菌的促进效应更强,从而逐步加强了甲烷的氧化消耗,降低eCO2对甲烷的增排效应。
该成果以作科所博士研究生钱浩宇为第一作者,作科所张卫建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江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90%的校园欺凌本可预防,可是为何做不到?
- 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5月12日至18日举行
- 哈尔滨铁路加开6.5对学生返校列车
- 乙醇浸提法提取南极磷虾多酚物质研究(一)
- 人大代表建议牙体治疗费用纳入医保 国家医保局答复
- 孩子上大学家长可以松口气?你需要了解这些!
- 南谯创新做法夯实安全生产根基_
- 基泰大直施工釀災! 「想退貨難」專家教自保
- 广西扶绥:食安宣传解民忧 “你点我检”惠民生
- 首辩:特朗普和哈里斯握手了 两人表情很微妙
- 我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 量血壓「雙腳1姿勢」錯了!醫提醒4大注意事項 起床、睡前都要量
- 北京丰台:加强预包装食品监管
- 帮儿女带娃的老年人 “双减”后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 停經是女性必經過程 中醫師吳明珠公開3大活力祕方
- 「血腥周末」再現 美國2024年已發生343起大規模槍擊案
- EDTA滴定法测定萤石中氟化钙(三)
- 台南某國中17學生 驚傳喝葡萄汁「噁心想吐」
- 宣称“特供”“专供”“内供”酒均是违法违规行为
- 主场再胜森林狼,独行侠拿到西部决赛赛点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