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国家标准《饲料中镉的测定》正式发布

是标准布自然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镉列为仅次于黄曲霉毒素和砷的饲料式食品污染物。有研究表明,中镉即使是测定正低剂量的镉在畜禽体内也具有很高的毒性。微量镉蓄积体内可造成肝肾等多器官损伤和功能紊乱,标准布严重危害机体健康。饲料式随着现代工业的中镉迅猛发展,镉污染的测定正问题已日益严重。镉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镉矿形式存在,标准布并常与锌、饲料式铅、中镉铜、测定正锰等矿共存。标准布在这些金属的饲料式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三废”(废水、废气、中镉废渣)造成大面积的土壤和水质镉污染。粮食及饲料中镉超标的事件近年屡有发生。我国大米中镉的安全限量为0.2mg/kg。2002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市场稻米进行安全性抽检,结果显示,稻米中镉超标率为10.3%。2013年湖南"镉大米”事件中镉的含量最高可达1.005 mgkg。相当数量的镉超标大米被作为饲料原料用于饲喂畜禽。2009~2012年全国饲料产品质量抽检饲料镉超标率分别为0.57%,0.46%,0.16%和0.08%。矿物性饲料添加剂,特别是硫酸锌、氧化锌、磷酸氢钙等,是饲料镉污染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镉在畜禽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随着饲料中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损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因此,《饲料中镉的测定》标准的制定与发布刻不容缓。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1年第14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主持的推荐性国家标准《饲料中镉的测定》(GB/T 13082-2021)正式公布,并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是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相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也是《饲料卫生标准》中最后一个被修订的上世纪90年代(1991)检测方法标准。

为保证修订后的标准充分适用于当前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相关科研人员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和方法学考察验证,对标准文本涉及的适用范围、方法原理、前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精密度、定量限和检出限等技术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并补充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一步,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将继续围绕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研究,推进饲料中质量安全参数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强化依托研究所建设的“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饲料非法添加物)”研究和标准化工作能力,更好地为主管部门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关链接:硫酸锌磷酸氢钙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世界农化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