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111考招新制變革很大?執行秘書王文俊:改變最大就這兩項

111考招新制,考招不論是新制行秘項考科、時程、變革題型,大執都與過去的書王舊制不同。各入學管道,文俊不但改為參採X、改變Y、最大這兩P的考招項目組合,更新增學習歷程來取代備審資料,新制行秘項同時調高參採比重。變革

  • 111考招新制登場:新制、大執舊制有什麼不一樣,書王4張圖帶你一次看懂

而對於111考招的文俊諸多改革,負責商訂招生策略的改變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是如何看、如何想?而家長以及學生,又該如何應對?

招聯會執行秘書、中央大學教務長王文俊接受《關鍵評論網》訪問,指出111考招就時程、特殊選材、繁星推薦等等變動不大。而最大的2項變革,是分科測驗採計學測成績、並以60級分制計分。

111考招更動計分方式:為了不要斤斤計較、舒緩考題難易度的差距

提及111考招制度變革,王文俊認為最大的變革就是「分科測驗以60級分制計分」,以及「分科測驗部分採計學測成績」。

過去的指考,是使用100分為最高分的百分制。不過111考招新制將指考更動為「分科測驗」,並將計分方式改為「60級分」。對此王文俊表示,原因有二:不要讓學生分分計較、以及舒緩難易度的差異。

王文俊表示,百分制容易讓學生「分分計較」。他舉例表示:「比如你95分、他94分,就好像你比較優秀,但其實並沒有這樣。」而新的級分制,是將前百分之一學生的平均分數當作天花板,除以60,「一格一格切下來」,以1.5分為1個級距,因而只要在1.5分的級距內,與其他學生的成績都相同。

其次針對「舒緩難易度的差異」這點,王文俊指出,有些考科當年出題較難、有些考科則出題較易,如果使用百分制,容易造成學生成績差異大,出現「很難的科目考高分,就大舉拉大與其他人成績差距」的問題。不過如果使用級分制,統一用前百分之一學生的平均分數作為基準,比較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他舉例說明,例如較難的科目,如果以考較佳的學生成績作為天花板,那只要達到85分,就可以拿到滿分60級分。如此一來,就不會因為難的科目考得好,就大大影響其他人,因為最高分就是85分。

王文俊補充,有些看法指出,改為百分制不一定能減輕學生壓力。不過他表示,改革為60級分制的最主要目的,其實並非與減輕學生壓力有關,而是「不要分分計較」,並「建立良好的讀書心態」。他表示,過去使用百分制時,有些學生會很在意些微1、2分的差距,因此特別為了準備考試去鑽研很難的題目,或者特別憂心粗心的問題。然而王文俊表示,念任何科目最重要的應該是注重觀念正確,而不是計較1、2分的差距。

111考招分科測驗部分採計學測成績:目的未必只有減低學生壓力

至於為什麼要進行「分科測驗採計學測成績」的改革,王文俊指出,主要有2個原因:減輕學生負擔、以及因應出題的統一性。

王文俊表示,分科測驗中,之所以不考「國文、英文、數乙」,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透過減少考科,「減輕學生負擔」。王文俊針對國文與英文科指出,其實像國文與英文這樣的科目,很難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有顯著進步。他指出,因為語言能力的累積是循序漸進,很難一蹴即成,因而國英在學測的成績就足夠代表學生在這2科的能力,不需要再考一次。

不過有些人反駁,分科測驗部分參採學測成績是「一次定生死」,不但沒辦法減輕、反而加重學生壓力。對此王文俊認為,就算改為考2次,仍然會出現考第二次、成績仍不理想的狀況,同樣的道理,改為考3次,也會發生同樣的狀況。因而應該「每次考試都好好準備」。

至於第二個原因,是為了出題的統一性。王文俊指出,由於分科測驗的考題,主要來自於「加深加廣的科目」,然而學生選修的「加深加廣科目」未必相同。他以國文與英文科為例,指出國文有人選擇修習國學常識、有人選修文學選讀等等;英文則有人選修作文、有人選修聽力、有人選修演講。在這樣「選修不同」的狀況下,很難出統一的題目。

另一方面王文俊也針對分科測驗中的數學考科進行說明。他指出,之所以會考數甲,是因為很多理工科的大學校系,認為數學很重要,希望在分科測驗中採計數學考科,因而才會選擇在分科測驗特別採計數甲。

不過之後分科測驗也將恢復數乙考科。王文俊表示,是因為有家長、團體、大學校系以及學生,認為應該要恢復在分科測驗考數乙。因此目前招聯會也確定將恢復分科測驗中的數乙考科,只是要在哪一年恢復這個考科,還有待教育部決定。

學習歷程「三重二不」、提高計分比例,如何應對城鄉差距的問題?

111考招新制,除了更改科目採計、還有計分方式外,「學習歷程」也是一大變革。

在說明學習歷程時,王文俊指出,學習歷程與過去的備審資料相似,資料內容大同小異,只是改為「每學期上傳」,並限制學生,只能上傳最好的「3+10」件。同時特別強調「三重二不」,亦即重視學生「基本素養展現的核心能力」、「校內學習活動」以及「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同時「不是系所列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也「不是以量取勝」。

過去申請入學的管道中,大多數校系都會參考學生的備審資料。不過111考招更動的學習歷程,不僅要在第二階段申請中,佔總成績至少50%,更規定校系參採學習歷程的比重,需大於校系的自辦筆試與面試。然而各校更為重視學習歷程,是否會加劇城鄉差距的問題?對此王文俊回應,學習歷程強調的「三重二不」中,會注重學生的「資料真實性與自主準備」,注重學生「不會到會」的「階層式進步」,同時也看重學生的「在校成績」,因而希望藉由這兩點,弭平城鄉差距。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