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後戲劇劇場》耿一偉導讀:新世紀經典出版二十周年,研究者、創作者必讀的導航之書

文:耿一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

後戲劇劇場出版二十周年

自從上個世紀的後戲航亞陶《殘酷劇場及其重影》(1938)、葛羅托斯基《貧窮劇場》(1959)與彼得布魯克《空的劇劇經典空間》(1968)之後,已經很難見到有一本著作,場耿出版可以在學術界與創作界持續發揮影響力,偉導而雷曼的讀新的導《後戲劇劇場》(1999)正是這樣一本屬於新世紀的經典。

2019年是世紀書後戲劇劇場出版二十周年,柏林黑貝爾劇院(HAU)於11月19至29號舉辦了一個名為《一切都是周年者創作材料——後戲劇劇場20周年》(Alles ist Material – 20 Jahre Postdramatisches Theater)的小型藝術節,邀請了女流之輩(She She Pop)、研究大嘴突擊隊(Gob Squad)與強力娛樂劇團(Forced Entertainment)等歐陸代表性團隊演出。必讀

另外,後戲航柏林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Künste)亦於11月22至23號舉辦了為期兩天,劇劇經典名為《全世界的場耿出版後戲劇劇場》(Postdramatic Theatre Worldwide)的國際研討會,而研討會開幕是偉導紀錄片《雷曼與後戲劇劇場》(Hans-Thies Lehmann und das postdramatische Theater)的首映(現在讀者已可以在網路上看到這部片)。

此外,讀新的導英國布魯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 的世紀書《後戲劇劇場與形式》(Postdramatic Theatre & Form)的新書發表會,也在這個國際研討會上舉辦。

後戲劇劇場一詞並非只在歐美流行,日本演劇學會的期刊《演劇 学論集──日本演劇学会紀要》,於2019年3月發行特集《當代的後戲劇劇場研究》(ポストドラマ演劇『研究』の現在),收錄六篇學術論文。

布魯斯伯里出版社於2022年初出版《後戲劇劇場與印度:九零年代後的劇場創作》(Postdramatic Theatre and India: Theatre-Making Since the 1990s),作者是北孟加拉邦大學的教授森古普塔(Ashis Sengupta)。

後戲劇劇場作一種描述新型劇場的概念,意味著傳統的術語或戲劇觀念,已不足評價當代某一類的劇場表演。雷曼解釋:「本書旨在為考察二十世紀以來的劇場藝術發展提供新的視角。一些新出現的劇場現在幾乎是無法歸類的…對當代劇場進行概念性或經驗性論述,常常不是件容易的事,『後戲劇劇場』順應了這種困難的論述方式。提出這個概念,是為了促使大家接受它,討論它。」

後戲劇與後現代的差異

人們很容易將後現代與後戲劇混淆,畢竟這兩者名詞所指涉的創作團隊有不少重複之處,比如羅伯・威爾森、摩斯・康寧漢或是伍斯特劇團等,但在內涵與立場上,這兩者還是有所差異,一個是歷史分期(後——現代),另一個是形式的(後——戲劇)。

先用雷曼自己在本書中的說法,他認為:「但是就劇場藝術而言,大家稱的『後現代』的許多特徵都沒有在原則上表現出對於現代的否定……形容詞『後戲劇的』,指的是在劇場中的戲劇典型模式失效之後,堅持在戲劇範圍之外進行創作的一種劇場藝術。」

當然,這兩者間最重要的差異,是後現代主義帶有虛無主義的遊戲心態,與雷曼在本書結論中,對後戲劇劇場作為一種政治劇場的看法,是南轅北轍的。關於這個議題,讀者可以參考後戲劇劇場出版十周年的研討會論文集《後戲劇劇場與政治:當代表演的國際觀點》(Postdramatic Theatre and the Political: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後戲劇劇場的三種讀法(理論/歷史/創作)

首先從理論角度出發,我們必須注意到雷曼承接了德國戲劇學者斯叢狄(Peter Szondi)在《現代戲劇 1880-1950》的論點(本書有北京大學的譯本),即現代戲劇的焦點在對話的危機。斯叢狄透過黑格爾的辯證法,分析現代戲劇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形式(人物間的對話)與內容(退居到內心的被動角色)的矛盾。

曾是斯叢狄在柏林自由大學學生的雷曼,他接下了斯叢狄的棒子,論述這個危機的最後結果,是當代劇場從戲劇(drama)走入劇場(theatre),文本不再是戲劇活動的核心,而是劇場所有元素的平等展現。

雷曼強調:「斯叢狄描述的是文本層面的變化,後來發展到劇場藝術不再以戲劇為基礎……後戲劇劇場結合了多種藝術形式…所以,面對這種劇場形式,其他藝術門類(造型藝術、舞蹈、音樂)的愛好者經常比醉心於文學性敘述劇場的觀眾更懂得怎樣去欣賞。」

再來是我們可以從歷史角度觀察,藝術品味的變化是在歷史進程中實現,背後的主導因素是社會感性能力的結構轉變。因此,造成後戲劇劇場盛行的原因,不是只有創作者本身的美學想法,而是二十世紀下半的媒體環境催生了這個集體現象。所以,本書一開頭,雷曼就引用了加拿大媒體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用語,不是沒有道理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