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常扭到腳可能是「慢性腳關節不穩定」,利用超簡單訓練課表增進復原力

文:Jaime治療師

相信大家都有腳踝扭傷的常扭超簡經驗,在度過急性腳踝腫脹、到腳單訓疼痛、慢性行走不便的腳關節不進復時期之後,好不容易可以回復原本的穩定生活和運動,但卻很容易再度不小心扭到;或者在運動過程中覺得腳踝很不穩定,利用練課單腳站或者單腳跳都感到有種恐懼感,表增甚至已經扭傷超過三個月了還是原力覺得腳踝處疼痛,其實這代表你的常扭超簡腳踝扭傷沒有完全好,有「慢性腳踝不穩定」的到腳單訓問題。

如何檢測自己是慢性否有慢性腳踝不穩定?

以下的量表是自我檢測是否有慢性腳踝不穩定的狀況,如果分數越低表示腳踝越不穩定,腳關節不進復當分數低於25分時,穩定就是利用練課有慢性腳踝不穩定的狀況。

未命名Photo Credit: Jaime 治療師

如何改善慢性腳踝不穩定的問題?

扭傷後盡早承重:在一開始腳踝扭傷度過急性期之後,也就是剛扭傷的一到三天之後,就可以在不會引發疼痛的情況下承重,盡早踩地承重能夠給予扭傷的韌帶和肌肉刺激。會促進其中的膠原纖維修復,讓受傷部位復原得更好。

在不疼痛的情況下進行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時會提供足夠的血液循環,近一步提供修復所需的物質,並且增加代謝。

適當的運動訓練:透過核心與下肢的運動訓練,特別是臀部肌群,可以增加整個下肢的穩定度,讓單腳支撐時腳踝不會過度負擔,可以先從雙腳的動作開始,然後將重心移至受傷腳,再換成單腳的訓練。例如可以先從深蹲→弓步蹲或側弓步蹲→單腳硬舉→單腳跳。

訓練腳踝的肌肉力量

彈力繩訓練:特別針對小腿外側的腓骨肌,扭傷時很容易同時造成這條肌肉拉傷,導致力量下降或萎縮,而這條肌肉是預防腳踝扭傷很重要的肌肉!因此可以彈力繩進行肌力訓練。

2Photo Credit: Jaime 治療師

坐姿,將彈力繩繞過腳板外側,往內拉給予阻力,之後可以做出腳板往外撇加上翹腳板的動作,會感到小腿外側用力。

踮腳訓練:踮腳對於腳踝扭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此必須確定做的過程正確且不會引發疼痛,踮腳時要保持腳板跟小腿成一直線,避免腳踝歪掉。可以先從雙腳開始,再逐漸進階至單腳,最後慢慢的把單腳踮腳的範圍加大。

2Photo Credit: Jaime 治療師

本體感覺、平衡訓練:腳踝附近有很多偵測平衡和身體感覺的接收器,扭傷也會造成這些接收器受傷而感覺不靈敏,因此可以站在不穩定的平面上訓練,例如平衡墊、瑜珈墊、BOSU等。試著在上面維持平衡,同時也可以加入另外一隻腳的動作去挑戰,重建本體感覺及平衡能力,降低腳踝再度扭傷的風險。

未命名Photo Credit: Jaime 治療師

訓練的過程中注意不要引發腳踝的疼痛,才能夠避免受傷的安全訓練,並且在過程中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也助於復原喔!

參考資料

  • Cumberland ankle instability tool

本文經Nuli.女力app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腳踝扭傷後要不要穿護具?不痛了應該繼續戴著嗎?
  • 腳踝扭傷復原後卻變得超容易「翻船」,該怎麼辦?
  • 無論你的腳踝痛的是內外前後,這裡都有相對應的可能原因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