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黃國珍《解讀者》:《獅子王》就是「王子復仇」的老哏,為何依然獲得廣大觀眾共鳴?

文:黃國珍

每次探究問題、黃國獲提出解方 都是珍解解讀者自我成長的歷程

《獅子王》的故事並不複雜。影片開頭,獅王非洲大地的王復為何榮耀王國在曙光中慶賀獅王木法沙迎接新生兒子辛巴。身為小王子,老哏辛巴在大家的廣大觀眾共鳴呵護與關愛中逐漸長大。與此同時,黃國獲獅王木法沙的珍解兄弟,也就是獅王覬覦王位的刀疤叔叔,算計著要如何奪取木法沙的王復為何權位。後來,老哏刀疤叔叔利用木法沙保護辛巴的廣大觀眾共鳴時機,將自己的黃國獲兄弟推下懸崖,並怪罪可憐的珍解辛巴,指責他的獅王幼稚和任性害死了父親。

辛巴帶著無盡的愧疚和痛苦離開榮耀王國。刀疤叔叔抓住機會,成功奪權,當上榮耀王國的國王。離開榮耀王國的辛巴,流落到陌生的森林,狐獴和疣豬接納他並結為好友,辛巴從此過著不屬於他的生活,甚至刻意遺忘原本的身分,以「hakuna matata」(出自於非洲斯瓦希里語,意思是「不用擔心」、「沒有問題」)的態度,刻意忘記過去的傷痛,過得很愜意。直到獅群中的兒時玩伴娜娜出現,讓他重新認識自己的真實身分與使命,於是他回到榮耀王國,帶領獅群和百獸擊退刀疤叔叔和胡狼,重登獅王高台,讓榮耀王國再次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解讀的歷程也是自我蛻變的歷程

這故事簡單來說,是我們熟悉的宮鬥奪權和王子復仇的老哏,這類劇情大量應用在許多影視作品中,為什麼《獅子王》依舊獲得廣大觀眾的共鳴?

美國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Joseph John Campbell)在一九四九年出版的神話學經典著作《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中整理並分析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包括:希臘、斯堪地納維亞、埃及、印地安與中、南美、印度、日本、中國等地,解讀這些神話裡共通的象徵和比喻。坎伯在書中提出「單一神話理論」,認為這些不同區域的神話故事中有共通的結構。

故事的主角從平凡人轉變成英雄,揭示人在面對生命原始的畏懼、迷惘、自我懷疑中,逐步克服挑戰、誘惑,發展出內在巨大的生命力量,接受原有的自己,蛻變出更加完整而美好的自己,並解決外在巨大危機的過程。

坎伯認為,這些神話中英雄冒險旅程所經歷的各種挑戰,對英雄內在心智發展的成形,和宇宙存在於形上的意義相互連結。其中包含人類共有的命題,例如: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死後往哪裡去?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是善? 什麼是惡? 我此生的任務是什麼? 我跟世界的關係是什麼? 令神話中英雄困惑與迷失的劫難,幾乎可以用來了解我們遭遇的所有問題。

故事情節中前往未知路途、幽暗森林或地底深處這些向外的探究與冒險,反而讓英雄深入探索個人的心靈深處,在過程中成長、蛻變,從脆弱變為堅強,在絕望、迷失中重獲新生,實際上是一場內在的蛻變旅程。坎伯架構出一套跨文化的心理原型與象徵,分為「啟程」、「啟蒙」和「回歸」三大階段和十七個步驟,稱為「英雄之旅」。

從這觀點來看,我們在人生旅程上,必然要接受試煉,完成生命賦予的使命,成就英雄偉業,對充滿奧祕的宇宙與自身的存在有所醒悟,而我們每個人都是等待蛻變的英雄。當試煉告一段落,所有英雄都帶著全新的自己與身分,回到原本出發的世界裡開啟新生活。這可以讓我們進一步理解,《獅子王》象徵著「英雄之旅」的故事為什麼會引發大眾的共鳴。在主角身上,我們看見自己的處境,也寄情於最終成就英雄事蹟的圓滿結局,那是我們共有的想望與故事。

解讀外在的過程,是穿越內心的試煉

就我過往工作經驗所及,除非是自己熟悉並有大量經驗支持的閱讀,否則現實中許多閱讀或解讀,尤其是面對複雜或陌生的內容,都必須耗費許多時間思考。而且,愈是老練的解讀與分析者,即使面對小問題,也不會貿然下論斷。因為每次探究問題,提出最終解方,都需要經歷困惑、懷疑、檢視的過程,解讀者自己也會在這過程中反思、修正與提升。為了詳細說明,我借用佛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與「超我」為框架,以坎伯說明生命蛻變的英雄之旅和榮格的個體化歷程,做為轉變與成長的參照。

我在閱讀工作坊中,很喜歡以旅行來比喻閱讀理解的歷程。就一般旅行來說,行程是否帶來深刻的衝擊,對沿途人文風景是否有洞見,無須太過嚴肅的看待。同樣的道理,一般休閒性的閱讀,跟一場書本內容的輕旅行相似,自己覺得愉快、有收穫就好。但有目的性的閱讀或解讀,面對一段未曾見過的內容或問題,就像面對一片未曾探索的黑森林,對行走其中的人而言,是十足的考驗。

如果以原始的「本我」進行閱讀,以愉悅感做為原則,以自己的好惡來判斷,容易導致任性恣意的解讀內容。這樣的閱讀,創造的是自身的快樂,但無助於理解內容或問題。這情況經常出現在孩童或閱讀素養有限的讀者身上。但並非只有缺乏經驗的讀者才會如此,事實上,這情況普遍出現在各個年齡與各種身分的人身上。若發生在有一定身分與影響力的人身上,帶來的影響將更巨大,因為「本我」的欲念凌駕於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將會形成背離客觀事實的判讀,造成表面看來是專業的表現,但結果依舊是「本我」快樂原則的擴張。

「本我」的快樂原則一直藏在內心深處,以難以覺察的方式影響我們。電影《獅子王》中長成為青少年的小獅王,高唱「Hakuna Matata」——「不用擔心」、「沒有問題」,選擇快樂,迴避問題,扭曲真實的態度,象徵「本我」快樂原則的影響。這時候若「自我」能覺察這情況,發現自己受到「本我」影響,讀者就能以「自我」進行心態的調整,用客觀、有規範性的條件,做為閱讀理解與自身監控的依據,降低「本我」在暗影中的影響。電影中辛巴小時候的玩伴娜娜出現,喚醒小獅王面對真實的自我,同時也制約本我的影響。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