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細路哥唔識世界:《七月返歸》的恐怖與背後

鬼片曾是細路香港電影的主流類型,與動作、哥唔警匪、識世愛情、界月江湖等平起平坐,返歸《陰陽路》系列(共19集,怖與背後1997-2003)尤為經典,細路2001年更一連放映了五集。哥唔

如今,識世鬼片可謂沒落,界月只有泰國電影人努力製作,返歸而香港,怖與背後或因現代理性容不下陰森恐怖,細路又或因大陸審查機制不准怪力亂神,哥唔礙於票房考慮,識世所以後繼無人。能讓香港觀眾留下較深印象的,需上溯至電影《三更2之餃子》(2004)以及電視劇《金宵大廈》(2019)。

按此,《七月返歸》(2023)可謂非常勇敢的嘗試。有別於「mm2新晉導演計劃」三部曲的另外兩部:《濁水漂流》(2021)和《窄路微塵》(2022),《七月返歸》不走現實主義路線,倒以驚慄奪人,但非意無所指,如導演謝家祺在回魂場所言,這電影是「有教育意義的」,希望觀眾能被纏住(haunted),然後「在生活中思考當中的片段」。

Screenshot_2023-08-23_at_4_42_53_PM圖片來源:電影《七月返歸》劇照

顯然,恐怖是外殼,而外殼的打造可算恰如其分(難度與笑片好笑大致相同),全片基調沉鬱、配樂詭譎,組合是承傳已久的殘破公屋、靈異小童與老人、陰陽眼、粵劇花旦、紙紮公仔、頭髮遮面的女人、煞有介事的凝視與停頓、特別的樓層與容易故障的𨋢和𨋢門、只有主角才會看到的異常情況(其他人看便打回原形)……還有,最重要是保留虛晃然後突然轉畫面嚇你一驚的絕技。雖沒突破前人的設計,但已滿足觀眾期望。

至於內核,如宣傳品所示的「美麗新世界」,顯然有奧爾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同名原作的反烏托邦之意,具體而言,可作三點分述:首先,以鬼為政治喻體,常見於有關(後)殖民文化的論述,如已故學者張美君在分析關錦鵬的《胭脂扣》(1987)時指出,鬼若隱若現,時常「纏繞」,以致原本的家不像家,歸屬成疑,生活只能在他方,正如香港人因九七大限而積極從現在的惑慮逃至可懷緬的過去。

而《七月返歸》的主角由長居十幾年的加拿大返港,住在童年因見鬼與被母親虐打而蒙上陰影的故居,便明顯異曲同工,尤其「返歸」,除了指主角的地理與精神回溯,以及七月十四鬼魂重返人間之外,也指香港人在一系列事件後,無論移民還是留居,總會因被迫歸回關於香港的一切經驗和思考而被無形的恐懼纏擾。於弗洛伊德而言,這屬於創傷經驗後的強制記憶閃回,可透過轉喻呈現。

Screenshot_2023-08-23_at_4_41_30_PM圖片來源:電影《七月返歸》劇照

第二,電影的格局與主題,深有魯迅《狂人日記》(1918)之味,以致上述推測更見成立,比如兩者皆分立多部分(前者分七日、後者分十三章)、常見看客的目光與非議、替主角內在的「迷亂」心境與外在的「正常」世界雙重合理化以模糊真偽是非、主角最終崩潰、突出孩子的受害處境而發出救贖他們的呼告等,都可見導演批判人間鬼域的決心,而箇中的互文並不單一,或許也攙雜彭浩翔在《出埃及記》(2007)表達的重點:「原來呢個世界上有啲嘢,荒謬到一個程度就無人會相信,但並唔代表唔存在。」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