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台灣社會對於18歲公民權仍有疑慮,但青年促進「世代溝通」的努力不會停止

文:林尚毅(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台灣通的停止高雄民主轉大人計畫召集人)、社會歲黃心怡(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對於但青代溝高雄民主轉大人計畫副召集人)

這次18歲公民權複決修憲案,民權同意票數564萬票,疑慮沒能衝破961萬票的年促努力通過門檻,甚至也僅比不同意票的進世501萬票多出63萬票,約6個百分點,不會顯示台灣公民社會對於18歲公民權仍有存疑。台灣通的停止

面對這樣的社會歲結果,青年團體雖然感到遺憾,對於但青代溝卻也持續表持信心,民權因為我們在推動議題的疑慮過程中發現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韌性,而台灣公民社會因為能沒看見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年促努力熱情與活力,才會導致同意票與不同意票的進世數字相差甚小的結果。

政治判斷力不足的擔憂,源自於跨世代對話的不足

18歲公民權的議題討論中,許多長輩擔憂年輕人的政治判斷能力不足,可能因為不諳世事,因而在投票選擇上作出錯誤的抉擇。但在倡議的過程裡,「民主轉大人」透過舉行跨世代的審議活動,讓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的社會公民與青年學子面對面討論公共議題,並形成具體提案。

活動結束後,社會公民的反饋尤佳,他們甚至直言,學生的能力遠超乎想像,青年觀點或多或少改變自己一些固有的想法。

從這樣的觀察而言,青年的政治判斷力是否不足,仍有待商榷,但青年沒能獲得台灣公民社會的認同,顯然是源自於跨世代的交流不足,無法對彼此產生信任感,長期缺乏溝通的情況下,便容易產生世代間的對立,倘若對立形成,將無助於各項議題的推動。

這一次,台灣社會就是因為擔憂青年政治判斷力,加上不希望尚未成熟的世代間溝通管道,造成社會衝突,因次才會投出超越500萬票的不同意。

倡議過程中,青年展現的公共參與意志相當堅定

18歲公民權的倡議,走過數個寒暑,終於在年初立院三讀,三讀後到複決投票的兩百多個日子中,青年自發性地發起無數個活動,只為了爭取最大多數的支持。

以高雄的觀察而言,在地的高中學生組織——高雄學生民主聯盟,便發起了「我挺18,遍地開花」的活動,他們犧牲了每一個假日,站上各大路口街講,走進在地市場發放文宣。聯盟首先由澎湖出發,最後踏遍個縣市完成全台環島的壯舉,也約訪各陣營的市長候選人及議員候選人,爭取公職候選人對於18歲公民權的支持,更參與多位候選人的造勢活動,勇敢站上萬人舞台向各方群眾演講,擴大議題能見度。

另一項推動18歲公民權的「民主轉大人計畫」,則有別於上述的議題宣講方式,將中心著重於促進社會溝通與跨世代對話。透過舉行審議活動,提供社會公民與青年交流的平台,直接回應社會對「年輕人政治判斷能力不足」的疑慮,也拜會高中校長、市府局處,討論出最佳提案方案,讓討論成果與實際業務接軌,同時也爭取18歲公民權的支持。最後,藉由舉行提案記者會,讓市民看見青年行動者的公民能力。

在拜會校園時,意外連結到雄中校友會,讓我們有機會在投票前幾日,彼此合作寄送多達850封的明信片,邀請外地遊子返鄉,一起「支持自己的學弟妹」、一起支持「當年的自己」,嘗試找尋新的切入點來構框議題。

在這次修憲複決中,即便議題始終不被看好,但高雄青年仍積極地參與公共事務,展現青年堅定的公共參與意志。

青年參與公共議題的堅持,將會是未來不可小覷的力量

高雄學生民主聯盟的組成,多半為仍在就學的高中學生,他們在繁重的升學壓力下仍利用課堂之餘的時間,試圖為爭取自己的權利而努力,也期望讓台灣民主社會更加向前;民主轉大人計畫,則是利用創新的方式,打開跨世代間的對話機會,試圖讓議題推廣突破同溫層,爭取最大多數的認同。

青年正用著全新的方式,對台灣社會產生正向的衝擊,也透過實際行動證明,對比於其他年齡層的公民而言,青年的公共參與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此,若要詮釋投票結果,我們認為不能只著重數字上的比較大小,進而做出「台灣集體對青年的否定」的結論,反之,恰好是盤點後續行動方向、討論策略方案的基底。敦促台灣社會正視「世代溝通」、繼續推動社會改革工程,青年的各項努力,將持續為台灣社會注入新興的活力,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DSC01140Photo Credit: Takao雄青 民主轉大人計畫
民主轉大人舉辦的跨世代審議工作坊

青年的公共參與型動,將在未來持續進行

在這次修憲複決中,我們終於嘗試建立跨世代的溝通管道,雖因世代間交流不足而不如預期,卻也意味著世代溝通依然是深化民主的重要工程。因此,未來我們將持續讓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別的國民能彼此交換意見,並討論出共識,也能透過交流而更加認識彼此,互相扶持,以匯聚跨世代共識,期望實現跨世代共治。

青年在這次修憲複決中,積極向台灣社會展現熱情與能力,對於台灣民主的未來,我們依然有所寄託。青年將會持續保持信心,相信台灣公民社會,並逐步提升公民社會對青年的認同,並期望在往後的日子,持續為台灣社會帶來正向影響。

台灣是我們一生決心要擁抱、去愛護,甚至是和台灣公民社會一起努力,讓這座島嶼成為更加民主的國家。在這次修憲複決中,已經種下民主之苗,相信只要能持續灌溉,終能成為蓊鬱的森林。

18公民力,繼續來努力!

延伸閱讀

  • 18歲公民權未過關,同意大於不同意票,但距離門檻仍差400萬票
  • 那個男人不會缺席:韓國瑜挺「18歲公民權」,青民協呼籲下載影片分享到群組
  • 高三生談18歲公民權:學費、生活費沒自己出,不能算是為自己負責?
  • 游盈隆「修憲通過18歲可以當立委」是謬誤論述,但我更好奇他為何這樣講?
  • 圖說選舉: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門檻有多高?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