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发掘400余座东周至秦汉时期墓葬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山西朔州考古工作者在朔州市发掘了400余座东周至秦汉时期墓葬,发掘对探讨战国时期中原及北方地区的余座政治、军事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东周 此次发掘地点位于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后寨村西,至秦葬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期墓关键地带。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山西朔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朔州市文物局、发掘朔州市文物保护与利用服务中心、余座朔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东周对约120亩的至秦葬范围进行了系统发掘,共发掘东周至秦汉时期墓葬400余座。期墓其中,山西朔州以东周墓葬为主,发掘秦汉墓葬次之。余座 该墓地出土的东周遗物以陶器数量最多,器型种类丰富,有鼎、豆、壶、盘、匜、豆柄小壶等陶礼器组合,其中以陶带耳罐最具文化特色,应为本地土著文化器物,此类器物年代由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早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振华表示,根据以往学者推断,这一本地族群很可能是战国时期长期活动于赵国北方的楼烦部落的一支。该地区在战国时期属赵国领土,而豆柄小壶更是具有赵文化特色的陶礼器,因此这批随葬陶礼器的墓葬应为北迁至朔州的赵人墓葬。 秦汉墓葬有土坑竖穴墓、偏室墓和土洞墓3种,年代从秦汉之际延续至新莽时期。秦汉墓出土的主要随葬器物是折腹罐,浅盘口陶壶上腹部饰三角形暗纹,下腹部戳记有“马邑市”三字,为秦汉之际官府设立的市场监管机构常见的标记,学者推测秦汉之际朔州地区兼具东周三晋文化遗风和秦文化因素。 高振华表示,这次发掘的后寨墓地,为研究北方长城沿线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的墓地布局、墓葬等级制度和丧葬习俗等提供了丰富的考古材料。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想到成都置业 多考察 多打听 亲力亲为
- 席公合:身残志坚创业办厂 带动残疾人就业
- 涉嫌泄露公司内幕亲友获利上千万 泉州一基金经理被起诉
- 泉州可移动文物超4万件 种类丰富瓷器占了近四成
- 福建漳州建立38个化妆品规范经营联系点
- 国安新赛季主场首秀,工体“星光”悼念离世球迷
- 福建厦门:精细梳理审批服务事项 实现标准化政务服务
- 今起全國大執法! 陳建仁:讓友善與溫暖在路口發生
- 北京海淀:持续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 依法依规 对涉嫌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 年年降稅 肥了富人、瘦了國家|天下雜誌
- 掌握这些控盐小技巧,不再谈“盐”色变
- “一家三口”就它最“方”!国字脸丑萌“猴哥”走红
- 肩膀痛舉不高就是五十肩? 醫破解「4大迷思」誤會好久
- 高质量推进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 惠安连环杀人案嫌犯沉迷赌博 欠下巨额高利贷
- 广西百色:启用“全市通办+自动审批”系统
- 超七成在外留学人员学成后愿意回国—新闻—科学网
- 广西:男生扮女装代学妹考试被发现 两人均被开除
- AI崛起!研究曝「5年內1400萬職位」恐消失 文書行政海嘯第一排
- 搜索
-
- 友情链接
-